close
前些日子去書店找資料時偶然發現這本,站著翻了幾翻,極好.或許這些農具背後那巨大的孔洞無法填平,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記憶,記住那些曾發生過的故事.
-
文明切口的痛:李銳之《太平風物》 by 柯裕棻
本書由十四個與農具有關的短篇,以及兩個與發展相關的短篇,外加序和後記,集結而成。這些故事各自獨立,貫穿這些故事的中心思想卻非常一致,作者的提問很明白,其控訴非常悲愴痛心:中國現代化的過程究竟造成了麼後果?數千年的農業社會在全球化的驚濤駭浪裡轉型了,都市化、工業化帶來了財富,但是那世世代代留下來的土地、傳統和文化,難道就這樣白白葬送了嗎?就這麼任它幻滅成為荒原瓦礫了嗎?
寫這書有個長遠的念頭。李銳說他早年下鄉插隊的那幾年在農村裡看見許多農具,那些農具都有奇怪的稱呼,和一般熟知的不同。他原以為這些稱呼只是鄉下人的方言俚語,直到有一天他讀了《中國古代農機具》和《王禎農書》之後,才驚然發覺,原來這些怪稱呼竟是直接上承春秋時代的名詞。
這領悟讓李銳震撼不已,他深深了解,原來中國的文化、語言、農業和土地有這樣緊密的連結,即使是兩千年來多數的人都已經忘了,這個連結還秘密地藏在土地和莊稼裡,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年復一年,世世代代。這些農具像是一個謎底,每天揭露在世人眼前,可惜的是人們忘了謎題。
文化人類學告訴我們,文化確實是從器物和自然的相互關係發生的,文化是在器物中發生並建造出來的,文化史確實不能忽略器物史。然而,當科技取代了器物,當科學思維取代了歷史感,歷史被無窮盡的現代所取代,一切求新,只有現在,沒有過去,文化就這麼硬生生被截斷了,然後社會再從那痛楚的切口上生出新的芽來,新芽彎曲而蔓生,一樣的根,但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無可復返了。這就是文化的現代性,一種急遽的轉變、肢解和重生。農民往大城裡流了去,錢往城裡的少數人的口袋裡流了去,河流被截了,山被鏟了,農地廢了,村子空了,農民日子還是不好過,而眼看著文化就要荒涼了。這正是李銳在發現農具文化的謎題之後關切的中國問題。
這十四篇農具故事的結構簡單而嚴謹,基本的組成是:一個農具,一個農民和這個農具發生一些事,由農民自己的口中講出他的故事。農具總是沾滿了血淚,千年如此,只是現在這農具上染了血淚的原因已經和生產無關了,已經和土地,和莊稼,和豐年或是荒年都無關了。那是失去了土地、莊稼、豐年或荒年的農民的血淚。這些故事令人心酸,故事寫的是當代,卻有古老的悲涼。「耕牛」這一篇特別令人心酸,而且令我想起沈從文也有這麼一篇寫農民與牛的故事。
在更大的結構上,李銳的作品有一個橫亙的背景意識,可稱之為自然,或是原鄉,或是更超越的存在意義,這一層意義蘊藏在山川日月花鳥樹木之中,是一種春去秋來秋收冬藏的規律,是一種慈悲和肅穆的意境,是生命的道理,一種生命共存的理解,在春天盛開的桃花,秋天黃玉一般晶亮的葉子,山崗子上的月光,新翻的泥土香氣等等人與自然的共感上。這意識及批判近乎海徳格對現代科技的批判,不同的是,海徳格是以邏輯推論出現代科技的支配狀況,而李銳的立場,他筆下代表慈悲意境的山林,是出自熱血沸騰的愛,是來自那現代文明切口的痛。
除了主要的十六篇小說之外,本書的序和後記也都非常好,很值得一讀。確實如李銳的妻子蔣韻在後記裡說的,很難在李銳的作品上貼上什麼明確的理論標籤。我非常同意這句話,因為李銳已自成一家。他對文化的反省十分巨大沉重,他的文學使命感也令人佩服,他寫:「我能在全球化的滔天巨浪中以方塊字立定腳跟嗎?」這樣力挽狂瀾的清醒,這樣堅定開闊的文化氣度和胸襟,在氣短志窮的今日台灣看來,在自居人後處處以英文為先的學界看來,真是慚愧極了。
我非常誠心推薦此書。
-
-
文明切口的痛:李銳之《太平風物》 by 柯裕棻
本書由十四個與農具有關的短篇,以及兩個與發展相關的短篇,外加序和後記,集結而成。這些故事各自獨立,貫穿這些故事的中心思想卻非常一致,作者的提問很明白,其控訴非常悲愴痛心:中國現代化的過程究竟造成了麼後果?數千年的農業社會在全球化的驚濤駭浪裡轉型了,都市化、工業化帶來了財富,但是那世世代代留下來的土地、傳統和文化,難道就這樣白白葬送了嗎?就這麼任它幻滅成為荒原瓦礫了嗎?
寫這書有個長遠的念頭。李銳說他早年下鄉插隊的那幾年在農村裡看見許多農具,那些農具都有奇怪的稱呼,和一般熟知的不同。他原以為這些稱呼只是鄉下人的方言俚語,直到有一天他讀了《中國古代農機具》和《王禎農書》之後,才驚然發覺,原來這些怪稱呼竟是直接上承春秋時代的名詞。
這領悟讓李銳震撼不已,他深深了解,原來中國的文化、語言、農業和土地有這樣緊密的連結,即使是兩千年來多數的人都已經忘了,這個連結還秘密地藏在土地和莊稼裡,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年復一年,世世代代。這些農具像是一個謎底,每天揭露在世人眼前,可惜的是人們忘了謎題。
文化人類學告訴我們,文化確實是從器物和自然的相互關係發生的,文化是在器物中發生並建造出來的,文化史確實不能忽略器物史。然而,當科技取代了器物,當科學思維取代了歷史感,歷史被無窮盡的現代所取代,一切求新,只有現在,沒有過去,文化就這麼硬生生被截斷了,然後社會再從那痛楚的切口上生出新的芽來,新芽彎曲而蔓生,一樣的根,但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無可復返了。這就是文化的現代性,一種急遽的轉變、肢解和重生。農民往大城裡流了去,錢往城裡的少數人的口袋裡流了去,河流被截了,山被鏟了,農地廢了,村子空了,農民日子還是不好過,而眼看著文化就要荒涼了。這正是李銳在發現農具文化的謎題之後關切的中國問題。
這十四篇農具故事的結構簡單而嚴謹,基本的組成是:一個農具,一個農民和這個農具發生一些事,由農民自己的口中講出他的故事。農具總是沾滿了血淚,千年如此,只是現在這農具上染了血淚的原因已經和生產無關了,已經和土地,和莊稼,和豐年或是荒年都無關了。那是失去了土地、莊稼、豐年或荒年的農民的血淚。這些故事令人心酸,故事寫的是當代,卻有古老的悲涼。「耕牛」這一篇特別令人心酸,而且令我想起沈從文也有這麼一篇寫農民與牛的故事。
在更大的結構上,李銳的作品有一個橫亙的背景意識,可稱之為自然,或是原鄉,或是更超越的存在意義,這一層意義蘊藏在山川日月花鳥樹木之中,是一種春去秋來秋收冬藏的規律,是一種慈悲和肅穆的意境,是生命的道理,一種生命共存的理解,在春天盛開的桃花,秋天黃玉一般晶亮的葉子,山崗子上的月光,新翻的泥土香氣等等人與自然的共感上。這意識及批判近乎海徳格對現代科技的批判,不同的是,海徳格是以邏輯推論出現代科技的支配狀況,而李銳的立場,他筆下代表慈悲意境的山林,是出自熱血沸騰的愛,是來自那現代文明切口的痛。
除了主要的十六篇小說之外,本書的序和後記也都非常好,很值得一讀。確實如李銳的妻子蔣韻在後記裡說的,很難在李銳的作品上貼上什麼明確的理論標籤。我非常同意這句話,因為李銳已自成一家。他對文化的反省十分巨大沉重,他的文學使命感也令人佩服,他寫:「我能在全球化的滔天巨浪中以方塊字立定腳跟嗎?」這樣力挽狂瀾的清醒,這樣堅定開闊的文化氣度和胸襟,在氣短志窮的今日台灣看來,在自居人後處處以英文為先的學界看來,真是慚愧極了。
我非常誠心推薦此書。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