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到新竹出差,協助一份研究報告的訪談,訪談的項目不難,大約六七個問題,稍微有點難度的是訪談的方式。因為問卷是開放式,採用簡答題的方式,對居民進行深度訪談。簡單的說就是如果你願意,請跟我聊聊你的生活,喜不喜歡身邊的環境之類的問題。說上十到廿分鐘,然後拍拍屁股各自走開。
深度訪談的問卷方式跟一格格的結構式問卷有所不同的是,結構式問卷你只要找到願意給你三、五分鐘的時間,願意耐心的看完那些問項然後打勾的人。操作過程不是很難,只要厚臉皮就可以了。雖然不想自誇,但這方面我算是好手,也懂得一些小技巧可以讓填問卷的過程更順利。深度訪談的問卷困難多了,主要的問題是,你願不願意跟陌生人聊天。因為問題很少,也沒有標準答案,這種問卷的難度在於必須在設定好的脈絡中提問,讓對方侃侃而談,並且在短暫的對談中快速理解並翻譯受訪者的想法,進一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由於研究的基地是鄉村地區,受訪者是農民,我因此接觸了新竹縣南埔社區內,六七個還從事著耕作的老伯們。跟老伯們聊天是件很有趣也很困難的事情。他們之中有些仍保有熱情,有些仍富有實驗精神,也有些是冷漠、戒心十足的。
有一位老伯姓蕭,我們是在一座蓄水池旁邊遇上他的,由於南埔是客家村,老伯的客語比國語好的多,訪談的過程大多都是透過村長的翻譯才得以完成,這也是我頭一次需要即席翻譯的訪談。另一位老伯從事的不是農業而是營造業,不過他很關心南埔的未來發展,訪談的過程中跟我提了好幾次他心目中的規劃方式。還有一位老伯姓鄭,六十二歲,利用接枝的方式,在同一棵樹上接了六七次。他帶我們去看的時候,原本的橘子樹上同時長出了柳丁、椪柑、桶柑等水果,確實令人大開眼界。他還找了一塊田,種起了「芡實」,告訴我那是四神湯其中的一種材料,觀察了一下就確定那是我從沒聽過、也沒吃過的一種植物。鄭老伯也很關心社會發展,當我結束問卷的時候,他問我能不能多說一點,結果他想說的是社會治安太壞,吸毒者有越來越多的傾向,我心想「呃,這不是我能控制或反應的呀」。
訪談結束後我其實有些無力,因為我得回家。在接觸過老伯們的熱情,感受他們濃厚的人情味後,我得離開。
這讓我想起了一些約定。五年前同樣是因為案子的關係,接觸了苗栗泰安八卦村的人們,那個案子中,八卦溪因為護魚的關係,要封溪到去年年底,而我跟村長的大兒子約定好,等封溪結束,我會回去找他一起到溪裡游泳。就在約定完的隔天,那時的老闆跟我們說,不要跟村長走的太近,對案子會有影響。雖然我已經離開公司,前老闆的叮嚀我也沒在意過,但我回去的機率很小,也許太小了也說不定。兩年前到蘭嶼去,跟野銀村的老伯交上朋友,約定好下次去蘭嶼要住他家,到現在還沒去成。去年到彰化二水,跟師傅說,我會常去找他聽他說以前的故事,雖然這麼近,我還是沒再去過。退伍的時候跟好些朋友互相留了資料,說好再聯絡。但是雖然電話沒改,電子郵件沒變,卻好像有某些關係就這樣斷了,不會再繼續。
關係的來去如此輕易,總是讓我感到恐懼。或許這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寧願選擇孤僻。
-
深度訪談的問卷方式跟一格格的結構式問卷有所不同的是,結構式問卷你只要找到願意給你三、五分鐘的時間,願意耐心的看完那些問項然後打勾的人。操作過程不是很難,只要厚臉皮就可以了。雖然不想自誇,但這方面我算是好手,也懂得一些小技巧可以讓填問卷的過程更順利。深度訪談的問卷困難多了,主要的問題是,你願不願意跟陌生人聊天。因為問題很少,也沒有標準答案,這種問卷的難度在於必須在設定好的脈絡中提問,讓對方侃侃而談,並且在短暫的對談中快速理解並翻譯受訪者的想法,進一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由於研究的基地是鄉村地區,受訪者是農民,我因此接觸了新竹縣南埔社區內,六七個還從事著耕作的老伯們。跟老伯們聊天是件很有趣也很困難的事情。他們之中有些仍保有熱情,有些仍富有實驗精神,也有些是冷漠、戒心十足的。
有一位老伯姓蕭,我們是在一座蓄水池旁邊遇上他的,由於南埔是客家村,老伯的客語比國語好的多,訪談的過程大多都是透過村長的翻譯才得以完成,這也是我頭一次需要即席翻譯的訪談。另一位老伯從事的不是農業而是營造業,不過他很關心南埔的未來發展,訪談的過程中跟我提了好幾次他心目中的規劃方式。還有一位老伯姓鄭,六十二歲,利用接枝的方式,在同一棵樹上接了六七次。他帶我們去看的時候,原本的橘子樹上同時長出了柳丁、椪柑、桶柑等水果,確實令人大開眼界。他還找了一塊田,種起了「芡實」,告訴我那是四神湯其中的一種材料,觀察了一下就確定那是我從沒聽過、也沒吃過的一種植物。鄭老伯也很關心社會發展,當我結束問卷的時候,他問我能不能多說一點,結果他想說的是社會治安太壞,吸毒者有越來越多的傾向,我心想「呃,這不是我能控制或反應的呀」。
訪談結束後我其實有些無力,因為我得回家。在接觸過老伯們的熱情,感受他們濃厚的人情味後,我得離開。
這讓我想起了一些約定。五年前同樣是因為案子的關係,接觸了苗栗泰安八卦村的人們,那個案子中,八卦溪因為護魚的關係,要封溪到去年年底,而我跟村長的大兒子約定好,等封溪結束,我會回去找他一起到溪裡游泳。就在約定完的隔天,那時的老闆跟我們說,不要跟村長走的太近,對案子會有影響。雖然我已經離開公司,前老闆的叮嚀我也沒在意過,但我回去的機率很小,也許太小了也說不定。兩年前到蘭嶼去,跟野銀村的老伯交上朋友,約定好下次去蘭嶼要住他家,到現在還沒去成。去年到彰化二水,跟師傅說,我會常去找他聽他說以前的故事,雖然這麼近,我還是沒再去過。退伍的時候跟好些朋友互相留了資料,說好再聯絡。但是雖然電話沒改,電子郵件沒變,卻好像有某些關係就這樣斷了,不會再繼續。
關係的來去如此輕易,總是讓我感到恐懼。或許這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寧願選擇孤僻。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