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當初學習怎麼認植物的時候,有兩種樹老是被誤認,那是台灣欒樹跟苦楝。並不是因為特徵不明顯,相反的是太明顯了反而不好辨別。完全不同科別的兩種樹卻有著幾乎一模一樣的葉片,連分枝都差不多,搞的每次考試前總是人仰馬翻。

我們學認植物的流程是這樣的:先到野外實習、講解特徵,一次約20種。在8~10次實習之後有一次小考。學期末再來一次500種的大考。所以在我們在考試前總是分成數個小組,每組帶齊剪刀跟大垃圾袋,然後沿著實習路線開始收集,這時候成績比較好的人就要記得這種上次考過了所以不要那種還沒考要多剪一點之類的。回寢室後拿著一堆健康的還算好的快枯掉的爛掉的破掉的各種植物殘骸,死命狂背。自己剪的還不算,因為印象會比較深,所以要交換。玩到最後就開始出現一些變態玩法,例如把小葉植物(葉片長1cm左右的)的葉片通通排列好,然後就可以看到十來片不到1公分的各種葉子擺在眼前,把她們一片片分出來。我們的植物學就是這樣玩起來的,雖然兩年後就幾乎忘光了。

因為由葉片來辨認,所以考試時就會很慘。但欒樹跟苦楝其實很好分,她們共同的特徵只是葉子、樹形以及同樣是落葉樹而已,其他都不一樣。

巒樹的樹皮為鱗片狀斑駁,在夏末秋初開花,花期只有兩星期左右。花色是純正的黃色,而且很小。每到這個時節,樹梢上總像是爆開後捨不得消失的煙火,正用她們金黃色的身軀來粧點即將遠去的這一季夏。兩星期後上場的是巒樹的果子,由深桃紅漸次變淺的蒼白,也似乎意味著漸趨平靜的冬季開始到來。因為在樹梢上逗留的時間長達數個月,常有人會將巒樹的花誤認為紅色的。她的果子由外層的薄膜包著中央的種子,有點像鈴鐺。

巒樹是常被用為行道樹的材料之一,其四季不同的變化頗受人青睞,在本土樹種裡相當受歡迎。據友人說在澳洲也有出現的跡象,改天去了得仔細瞧瞧。

苦楝的樹皮有條狀裂痕,裂痕處的色澤較淺,整體看起來相當優雅。在早春開花,花色會由深紫色漸變為淡紫,有著淡淡的香氣。適應力強,是野外常見的樹種,也是原生樹種之一。因為名字的關係(台語諧音像「可憐」),被許多人討厭著,所以也有人稱之為楝樹,也許是因為這樣子比較不會亂聯想吧。果子屬於橙黃色系,形狀有點像過大的葡萄乾,不過吃了會拉肚子。

曾經在台南看過一棵從根部起就分為兩半的老苦楝,樹皮已經開始有剝落的情形出現。但是春天一到,還是熱熱鬧鬧的開了滿樹的花,活像精力十足的歐吉桑。

兩種樹都可以長的很高大,屬於傘型樹。整體來分的話,巒樹樹型較完整,感覺比較壯碩健康;相對的楝樹較少見到圓滿的形狀,感覺比較纖細優雅。曾經想過把她們間隔著種來當行道樹,這樣一來四季都會有不同的景觀。對一般人而言,明明一模一樣的兩棵樹卻開著不同的花,會有一種奇妙的趣味,應該很好玩。

Ps.這一篇在去年的這時候就想寫,但等到有空的時候巒樹的花早就掉光了。一直到前些天走在路上時偶然瞥見的細碎影子提醒了我,這才趕緊在上班的時候偷偷的打了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xglove1109 的頭像
    foxglove1109

    亂講日誌

    foxglove1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